發布時間:2017-05-31
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因素
光伏電站發電量計算方法,理論年發電量=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*電池總面積*光電轉換效率。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,光伏電站發電量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,實際年發電量=理論年發電量*實際發電效率。那么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有哪些因素?以下是結合日常的設計以及施工經驗,給大家講一講分布式電站發電量的一些基礎常識。
1.1、太陽輻射量
太陽能電池組件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,光照輻射強度直接影響著發電量。各地區的太陽能輻射量數據可以通過NASA氣象資料查詢網站獲取,也可以借助光伏設計軟件例如PV-SYS、RETScreen得到。
1.2、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傾斜角度
從氣象站得到的資料,一般為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量,換算成光伏陣列傾斜面的輻射量,才能進行光伏系統發電量的計算。最佳傾角與項目所在地的緯度有關。大致經驗值如下:
A、緯度0°~25°,傾斜角等于緯度
B、緯度26°~40°,傾角等于緯度加5°~10°
C、緯度41°~55°,傾角等于緯度加10°~15°
1.3、系統損失
和所有產品一樣,光伏電站在長達25年的壽命周期中,組件效率、電氣元件性能會逐步降低,發電量隨之逐年遞減。除去這些自然老化的因素之外,還有組件、逆變器的質量問題,線路布局、灰塵、串并聯損失、線纜損失等多種因素。
一般光伏電站的財務模型中,系統發電量三年遞減約5%,20年后發電量遞減到80%。
1冷天冬季不能用2傳統玻璃管熱水器過于浪費水
3水路管線安裝距離長施工難度大4熱水器傳輸過慢高層無法使用
1非常耗電、非常耗氣、不經濟2熱水使用需等待